中资企业在南岛的主要经贸合作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与对外投资的持续发展,中资企业在新西兰南岛的投资活动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南岛与中国在贸易、旅游、投资、科技与绿色产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显著加强。主要经贸合作领域和最新动向如下:
一、旅游业:旅游业长期以来是中新经贸和人文联系的重要桥梁,南岛作为新西兰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对当地接待、酒店、观光及相关服务产业形成了持续支撑。中国长期是新西兰第三大游客来源国,疫情前曾一度位居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疫情期间,中国游客数量下降明显,2023年2月仅占全部海外游客的2%。随着边境开放,中国游客数量逐步恢复,2024年全年约21.9万中国游客抵达新西兰,总消费约11亿新西兰元,其中度假游客占比近三分之二,消费约8.7亿新西兰元,仅次于澳大利亚游客。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客约24.8万人次,同比增长18%,支出约12.4亿新西兰元,平均每次旅行支出约5,591新西兰元。
中国南方航空(南航)于2017年12月首次开通了广州至基督城的直航航线。该航线的开通标志着南岛与中国之间的客运和货运联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受疫情影响,该航线于2020年初暂停运营,于2023年11月10日正式恢复了广州至基督城的直航航线。
新西兰旅游局(Tourism New Zealand)历年数据显示,中国度假游客在新西兰停留期间,约有43%的过夜时间分布在南岛。
二、初级产品与农业加工:乳制品、肉类、海产品、蜂蜜及优质水果长期是新西兰对华出口的核心产品,尤其是南岛。历年数据显示,初级产品在新西兰对华商品出口中占比超过60%,其中乳制品、肉类和海产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新西兰乳制品对华出口额约23.8亿新西兰元,牛羊肉约7亿新西兰元,海产品约13.1亿新西兰元,蜂蜜约3,349万新西兰元,水果约5.4亿新西兰元。主要出口企业包括恒天然(Fonterra)、a2 Milk、Silver Fern Farms、Alliance Group、ANZCO Foods、Sealord Group、Moana New Zealand、Talley’s Group、Kingsalmon group、100% Pure New Zealand Honey、Purata牧场集团、Goodman Fielder等。中资企业主要包括伊利威士兰乳业和大洋洲乳业、新莱特乳业、蓝河乳业、Silver Fern Farms、Prime Range Meats、宾西集团Oamaru Meats和Blue Sky Meats、Kingsalmon group、Purata牧场集团、马陶拉乳业(2025年10月出售给Open Country Dairy)等。
总体来看,农业与初级加工产品不仅长期占据新西兰对华出口的重要份额,也是中资企业重点关注与合作的领域。
三、绿色与环保技术:新西兰环保技术领域具备丰富的合作空间,中国企业在固废处理、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低碳农业及环境治理等方向开展合作。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Beijing Capital Group)曾于2014-2022年收购并运营新西兰废弃物处理企业(Waste Management New Zealand),在坎特伯雷、奥马鲁、奥塔哥、坏塔基、胡鲁努伊等地区,提供区域垃圾填埋场、能源公园、危险废物/油类回收、垃圾转运站等服务,通过技术升级和能力建设,提升了当地固废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中国天盈集团(China Tianying Inc., CNTY)与新西兰公司Renew Energy Limited 于2018年成立了合资公司South Island Resource Recovery Limited(SIRRL),共同推进新西兰首个垃圾发电项目Project Kea。该项目计划在坎特伯雷地区的Glenavy附近建设一座年处理365,000吨废弃物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预计投资约3.5亿新西兰元。该项目2024年3月获得了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的批准。
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绿色能源领域已有多种合作模式,并展现出广阔潜力。2023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电力)与新西兰斯通伍德集团(Stonewood Group)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西兰开发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其中,阿什伯顿光伏农场(Ashburton Solar Farm,7.2兆瓦农光互补项目),使用正泰新能源(Astronergy)组件和阳光电源(Sungrow)光伏逆变器,于2024年12月并网运行。2025年6月,碧澄能源的子公司PCG Global与当地地产和建造商景宏集团(Dreamhome Group)合资成立的PCG Oceania在新西兰正式启动运营,共同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项目,目前包括180兆瓦的项目储备和一个已成功并网发电的86千瓦的示范项目,还将设立独立的本地化运营控制中心,该平台通过实时数据监控与AI调度系统,实现电站效能优化与本地电力市场化交易,深度参与区域能源体系运作。
另一方面,基督城机场168兆瓦的Kōwhai Park Solar Farm项目,中国建设银行参与融资,Chintec公司中标工程、采购和施工(EPC)。项目于2024年末开始,将于2026年完工。
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清洁能源领域的实际贡献,也体现了农光互补、社区规模分布式光伏等模式的推广价值。
四、创新与创意产业:南岛的高校、科研与创意小型企业为中国资本与市场对接提供了源头创新。2015年9月,腾讯收购了位于达尼丁的游戏工作室RocketWerkz的少量股份,帮助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游戏作品。清华大学与新西兰的林肯大学合作开发的“WildAtlas虚拟国家公园导览系统”,成为教育、科研与产业联动的成功范例。坎特伯雷大学Koawa Studios创意科技与影视中心的虚拟制作(VP)和扩展现实(XR)设施中的超大电子屏来自中国公司VuePix Infiled。
五、制造业:中资企业通过股权并购与产业合作等方式逐步进入新西兰制造业领域,为当地产业升级与产品对接中国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农牧与食品制造方面,2011年中国华奥物种、新希望集团联合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投资了新西兰知名农业服务与种子企业PGG Wrightson Limited,使公司获得资金补充并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同时,中资企业对新西兰本地食品加工及宠物营养产业亦表现出浓厚兴趣,其中浙江欧菱和香港Aonew Global Limited先后投资高端宠物食品制造与研发企业“纽溪谷(Riverland Foods Limited)”。2012年海尔收购斐雪派克(Fisher & Paykel Appliances),并保留其达尼丁设计与工程团队,继续负责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此外,中资企业还进入饮用水瓶装制造领域,凌海集团控股的Cloud Ocean Water Limited于2017年至2023年在基督城Belfast区开展瓶装水生产业务(2023年11月项目因坎特伯雷地区委员会(ECan)授予的水资源许可被新西兰最高法院裁定撤销而暂停生产)。
六、城市与地产开发:中资企业在新西兰南岛的城市与地产开发领域积极布局,参与克赖斯特彻奇震后重建及高端住宅、商业、旅游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华都国际集团自2013年起在克赖斯特彻奇实施多个地产项目,包括市中心的七层甲级办公楼“华都创新区大厦”、以及前国税局大楼和Club Tower商业改造项目,助力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再利用。上海彭鑫集团则重点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收购皇后镇Kawarau Village度假区和五星级希尔顿酒店,并将部分酒店重新品牌化为DoubleTree by Hilton,同时致力于于南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浙江精工钢构集团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贡献突出,负责基督城Te Kaha体育馆屋顶钢结构施工,助力该馆成为南岛最大多功能体育和娱乐场馆。